迎接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挑戰,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的智能制造機遇,2018年12月11日,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局指導下,由東莞市電子計算中心、深圳達晨財智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辦,深圳華制智能制造技術有限公司及華營管理培訓公司協辦的“科技與金融助推東莞創新型企業高質量發展智能制造專場企投交流會”活動在東莞松山湖銀豐逸居舉辦,東莞地區先進制造和智能制造領域前50強企業高層代表、國內領軍企業代表、投資人等業界知名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動,深度交流關于金融如何助推科技,資本如何助力科技企業提速發展等話題。
領導致辭及開場
活動開場由中心主任王潔致辭,王主任強調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作為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圍繞科技金融產業三融合,中心開展了三方面的工作:一、建立科技金融數據庫,通過對數據分析,提升了政府及機構的服務質量,同時完善了科技金融體系的建設,幫助企業打通對金融服務對接的渠道;二、依托三融合載體推動金融機構創新,搭建了投資匯平臺廣泛吸納社會各優質企業及機構,實現資源共享,促進本地產業升級轉型;三、發布科技金融藍皮書,全景式掃描了科技金融領域的進展與現狀,為促進金融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還充分肯定了達晨創投作為行業翹楚的聯動作用。王主任還提出本次活動針對智能制造行業開展一系列服務,實現智造企業融資最后一公里的對接,為企業提供長遠的規劃,助推東莞企業轉型升級,同時也希望企業充分利用股權投資、貸款貼息等政策紅利,獲得更充足的基金,投入科技創新和技術發展。
▲中心王主任致辭
達晨財智、智能制造基金合伙人任俊照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制造2025作為中國未來十年國家最大戰略,以推進新型科技智能制造為主攻方面實現我們制造業大國向強國跨越。當今中國進入了經濟轉型的關口,制造業也必須要從過去的低成本戰略引進模仿國外技術設備的方式,向自主創新、拓展高端市場轉變,甚至向無人區前進。達晨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智能制造也是我們一直在重點布局的投資方向,同時充分肯定了東莞的發展企業,特別在新時代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布局中,東莞企業科研順應時代趨勢,把握機遇,充分利用科技與金融的手段實現企業高質量的發展。
▲達晨財智、智能制造基金合伙人任俊照致辭
主題分享環節
01
▲《智能制造全球對標、國家戰略、實施路徑及典型案例》
夏妍娜女士|深圳華制智能制造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工業4.0的先行者,產業互聯網的布道者,全球智能制造產業聯盟(硅谷)秘書長,2013年率先將“工業4.0”概念引入中國,她所領導的華制智能已助力上百家制造業企業實現智能化升級,其中多個項目成為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并著有暢銷書《工業4.0:正在發生的未來》、《中國制造2025—產業互聯網開啟新工業革命》。
夏董事長描述:未來是什么?未來就是趨勢,科技進步是硬趨勢,隨著信息技術指數增長,全球制造業呈現新的發展趨勢,一是由規模化生產向定制化生產轉變,二是從單純的生產向產品服務化轉變;三是傳統的生產向智能化和信息化轉變;四是由粗放生產向可持續化生產轉變;五是促進專業化分工和縱向一體化的轉變。
從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德國的工業4.0,中國的2025,都是各個主流國家推出的工業和科技相關的國家戰略。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技術核心的智能制造,將掀起新一輪工業革命,其三大驅動力為,信息技術指數級增長,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普及應用、技術融合和系統集成式創新。
十九大報告里面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東莞有非常好的制造基礎,有一定條件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02
▲《上市心路歷程分享》
吳豐禮先生|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廣東省“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東莞市科技創新企業協會副理事長;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吳先生從2007年創立拓斯達到2017年,用十年時間帶領拓斯達登陸創業板。
吳豐禮董事長首先表示一個企業的成功與上市是沒有必然聯系的,但企業要選擇上市,那企業家必須擁有兩種能力:企業管理運營能力和資本運營能力。
其次從拓斯達上市的歷程中總結出五條關鍵要素,一是左膀右臂——財務總監和董秘,財務總監建立公開透明的賬目表,董秘未來會幫助你鏈接資本市場;二是券商、會計師和律師——卷商與你共同規劃上市路徑,做頂層設計,會計師和律師事務代表公信力;三是中介機構,是否對企業有充分認識,投資人是否專業,投后退出怎么操作;四是內外結合——創始人需要觀念上的轉變帶動股東代表、高管及基層員工轉變;最后就是實際操作了,如何讓外界看到企業是持續成長的,需要經得起社會的推敲。
作為創始人,要對得起你的行業,你的專業,你的企業。講出去的數據說出去的話都要經得起推敲,既然選擇上市,就代表企業成為了公眾企業,就要給企業更多正面的影響。
03
▲《企業管理實踐及案例研討》
胡彥平先生|華為公司前高級副總裁,公司變革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公司組織干部部長、華為大學前副校長,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現任華營管理培訓董事長。作為華為認可的輸出華為管理經驗的專業學習平臺,華營攜手華為現任管理顧問、前資深高管,真實還原華為激活組織和建設組織能力的邏輯、方法和經驗。
首先胡彥平董事長對華為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華為把企業能力建立在組織上,它的成功不是個別人、少數人,而是整個團隊。其次談到了華為兩項特別的能力,獨特的組織能力和持續管理改進能力,華為的組織能力是為戰略目標服務,同時支撐整個公司運營和體系,使得這個大平臺是可以復制的、轉移的、傳承的;持續管理能力,目前為止沒有看到哪一個企業輕而易舉地把這種能力建設起來,華為建立起來了,靠的是80%華為內部員工有持續改進的能力。
作為一位老板,作為一個創始人,一定要把你日常的運營管理作為重要的能力建設,你不重視,這些能力是建設不起來的。所有做企業的老板都知道,一旦你成為一個企業家,你其實是終身背負著重大的責任,我們給企業家分享的是,企業家是這個社會上一群特殊群體,他們具有極大的成就動機和抗壓能力,但又保持著饑餓感和貪婪。企業和企業家的關系是生死相依、一生陪伴的,如果沒有這點想法不要當企業家。
04
▲《達晨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投資邏輯及投后案例分享》
任俊照先生|達晨創投合伙人、南方片區智能制造行業負責人,工科學士、復旦大學MBA碩士,擁有4年產業投資和7年風險投資經驗,具有豐富產業趨勢以及企業戰略規劃理解;現在主要負責南方片區智能制造行業的投資管理工作,專注于智能制造、機器人、智能駕駛、新能源汽車、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投資,投出了很多明星項目,其中包括拓斯達、欣稅科技、堅果智能影院、道通科技、碼隆科技、進化動力以及我們的華制智能等。
任俊照先生首先分析了當前的投資趨勢,這幾年中國經濟環境變化很多,宏觀經濟都在往下走,傳統產業開始衰退,加上中美貿易戰摩擦對許多中國實體經濟產生了很多影響。但實際上可以看到這幾年不斷出現新興產業,比如智能手機、互聯網思維、智能硬件、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等,這都代表著由新型的動能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經濟。尤其中國創新企業和硅谷的一些創新企業是走在同一起跑線上,包括人工智能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是非常快,在這方面來看,其實美國是很擔心,新科技話語權都在中國,我們的GDP又在全球占據非常大的地位,意味著中國和美國在世界當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就發生很大的變化。
達晨在智能制造里面打造的生態圈,包括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高端裝備、智能手機產業鏈、智能硬件、智慧城市、芯片產業鏈、人工智能、AR/VR、物聯網元器件等等。對于怎么投,總結下來就是三看:看趨勢、看人和看團隊本領。
圍爐對話
精彩的分享在此時已告一段落,由主持人宣布進入了第三個環節,“圍爐對話”,東莞地區先進制造和智能制造領域前50強企業高層代表、國內領軍企業代表、投資人代表以“制造業企業發展痛點及解決方案”展開了圓桌對話,探討智能制造新愿景。
▲達晨財智總裁肖冰作精彩分享
隨著活動尾聲,達晨財智總裁肖冰跟在座50強企業高層代表討論關于穿越經濟周期的企業之道的話題,在談話中提到對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發展提出幾點個人看法:一是企業要謹慎開展資本運作,聚焦及深耕本業;二是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形成有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三是要企業要懂得抱團取暖,因為未來是平臺和生態的競爭,最好與有實力有資源的股東共同在市場上戰斗;四是強調達晨創投已經有一支團隊深耕東莞,與東莞優質的企業共同成長。最后肖總感謝各位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的朋友能夠有緣分在東莞相聚,還表示希望有機會與大家一起合作,抱團取暖,一起度過寒冬,迎來明媚的春天。(達晨總裁肖冰語錄:不要奢望奇跡,準備走最難的路,也是唯一正確的路!腳踏實地,長期艱苦奮斗!)
▲全體人員合照
科技金融賦能東莞智造企業發展升級。此次活動,通過交流先進制造及智能制造行業發展熱點話題,讓該領域的企業清楚了解當前行業現狀,把握未來發展機遇,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同時也為企業家之間搭建了相互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助力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