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心黨支部以“強組織、增活力、促發展”為目標,開展“百企結對共建”,打造科技示范標桿平臺的黨建活動。2019年4月23日,中心黨支部與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黨支部舉行了結對共建簽約活動。
▲中心劉小龍副主任、華南所張明董事長見證共建簽約
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支部任衍棠書記和中心黨支部李建平支委分別代表各自黨支部簽署黨組織結對共建備忘錄,雙方黨支部本著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通過組織建設互促、黨員干部互動、黨建業務共振等途徑,改進組織生活、豐富活動內容、增強活動實效,形成互促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實現黨的建設與業務發展良性互動的目標要求。
▲簽約現場
簽約儀式后,開展聯合主題黨課,邀請了著名學者、經濟學家、南華工商學院院長、廣東省總工會干部學校校長易江教授,開展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本、道、術、效》的主題講座。易江教授深入淺出從本、道、術、效四個方面闡述了要如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的重要節點,要立足大灣區建設之本、挑戰應戰之道、把握建設之術、突出建設成效,建成人文灣區、休閑灣區、健康灣區。
▲易江教授專題分享
易江教授指出,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可遇不可求,要從以下五個方面抓住機遇:一是抓住極點,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三大極點強強聯合,產生核能效應,實現極點帶動,發揮極點的引領帶動作用;二是抓住節點,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三是抓住軸帶,依托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快速交通網絡與港口群和機場群,構建區域經濟發展軸帶,形成主要城市間高效連接的網絡化空間格局;四是抓住飛地,“飛出地”將資金和項目投放到行政上互不隸屬的“飛入地”。由于香港、澳門發展資源有限,珠三角九市區域發展空間面臨瓶頸制約,資源能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壓力日益增大,人口紅利逐步減退,飛地經濟大有可為;五是文化自信。
▲主題分享會現場
在活動開始前,中心支部黨員在華南所黨支部宣傳委員馬萍同志的帶領下還參觀了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她詳細為各位黨員同志介紹華南所的發展歷程,使得中心同事對全智聯合集團·華南專利商標所有了全面的認識。最后,雙方支部就單位黨建及業務進行交流,華南專利商標所張明董事長指出,黨支部共建也能從本、道、術、效四個方面明確共建的目標和方法。通過參觀座談、主題黨課,中心支部與華南所支部達到共建共融共享,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契機,攜手共進服務好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為“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的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合影